协会动态

协会首页 > 行业新闻 > 协会动态

热爱 快速 积极写作

发布日期:2007-11-07     作者: 陕西省黄金协会     浏览数:1097    分享到: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朋友:

我叫高冠,陕西潼关县人,现担任潼关中金矿业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承蒙陈松林站长的厚爱及各位领导的支持,让我与各位朋友共同探讨新闻写作的经验。我真是受宠若惊,不敢讲什么经验,斗胆将本人十八年来在从事新闻写作的一点体会,与各位同仁互相交流学习。

在大学读书时,我学的是历史,1989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1999年,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从参加工作担任宣传干事,到担任宣传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记者,是经过各位老师、各位朋友的帮助及本人不断的努力实践而来的。

十八年来,我拟写的广播稿件数以千计,其中有过不懈地爬格子,也有过苦苦求索,也经过退稿的尴尬,也有过别人的冷言讽语。我从一个通讯员成长为报社一名优秀记者,得益于中国黄金报及其他媒体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教诲。我曾多次聆听中国黄金报社尊敬的李树龙老师、邢玉琢老师、于晓燕老师、张炳南社长及报社其他同仁的帮助和教诲,在他们的教育和引导下,我一步一步的往前进步着。

这些年来,在中、省、市、县等媒体发表消息、通讯、散文等300余篇,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2003年、2006年被中国黄金报评为优秀记者。这次被陕西省黄金协会、陕西省记者站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下面,我就我从事新闻工作的体会,在这里抛砖引玉,愿与各位朋友交流、学习,并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热爱,是干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新闻学习写作之中,我曾经在1993年陕西工人报新闻培训中,一位老师说:“是谁将眼帘打开看清这大千世界,到此要脚跟立定方可入佛而法门”。热爱是搞好新闻写作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构筑新闻大厦的基石和前提。只有热爱,才能激发持久的动力。只有热爱,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写作愿望。从事新闻写作,不管是专职的,还是业余,都要从心坎上爱好写作。

1990年,我从长春师范学院毕业到冶金部东桐峪金矿宣传部工作,现在将近20年了,能够坚持到今天,热爱是我始终坚持的关键。19947月,我们单位水电车间一位徐英章师傅在水源井看水泵15年如一日,我深入他从事的工作地方,两天进行采访。后来这篇稿子被《中国黄金报》创刊五周年头版刊登《水司令——徐英章》。当年,徐师傅评为矿劳模,涨了二级工资,奖了2000元。他对我十分感激,我想豆腐块的稿件,能引发这么大的动力,我感觉新闻写作是无尚的自豪和光荣。从此,我越写劲越大,基本上天天写广播稿、新闻稿。当稿件见诸报端,听诸于耳畔,我就会感到幸福、自豪。

二、新闻要新、新闻要快,是搞好新闻写作的关键。新闻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新、要快。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对当前发生事情最为迅速、准确、真实的报道。为了能够将新近发生事情准确、真实的告诉给读者、公众,最主要的是我们要有责任意识,只有将写作新闻稿件做为自己的职责,做为本人应尽的义务,有承担责任、义务的意识,就能够搞好写作,发稿才会快,才容易上稿。19993月,我单位一位民警在救火中壮烈牺牲,当时正是春节期间,我克服困难,第一时间将人物通讯发给报社,在中国黄金报二版头条刊用。在担任报社通讯员和记者的时候,对小秦岭地区特别是黄金企事业单位发生的新闻事件,我都尽最大的努力给予关注。例如:20047月在我们矿和潼关县李家金矿、大峱峪金矿整合时,我就关注这是一条重大新闻,这是小秦岭地区实施大联合,做大做强企业的新闻事件,我在第一时间传给中国黄金报社。现在,在我公司及周边矿山发生的新闻事件(即有报道价值的),我都想法设法在第一时间发给报社。

三、肯干、多写是最根本的途径和秘诀。

这些年,我始终坚持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写多了就会写好,多学、多钻、多动笔,就能妙笔生辉。因此我要求自己必须持之以恒,不怕吃苦,勤奋写作,笔耕不辍。
  写作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劳心劳力,我坚持在写作中做到报上有名、广播有声、橱窗电视有影,只有勤奋写作才会成功。我的第一篇小稿在陕西省冶金报发表后,我感到要写出高质量稿件,非下苦功夫不可。我努力做到三点:一是珍惜时间。作为一名新闻爱好者,在单位都有一摊子工作,这几年担任行政中层领导,空闲时间少,大块时间更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抓住晚上、星期天、中午、乃至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发挥好这些时间进行采访和写作。二是做生活的有心人。俗语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既然选择了新闻报道,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热心人。勤于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捕捉和发现。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常观察、常想,心里装着新闻。同时,要提高新闻的敏感,善于从平常生活中寻找新闻,仔细辨析和提炼新闻。就如李树龙老师告诉我:要动脑子作新闻,要思考有价值的东西来报道,不能坐等素材自己跑到手上来。这样,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的报道素材,才有写不完的新鲜事,写不完的新闻稿。三是亲临现场。新闻稿件要写准确、写活,必须亲临新闻现场,进行面对面采访,详细了解新闻事件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丝一毫有用的东西。例如:19967月,我写的人物通讯《二十八年紧握风枪的人》在中国黄金报发表,获得本单位领导和职工的好评。这篇稿件是我深入到矿山井下与杨泽学师傅同吃同住写出来的。四是要当多面手。新闻写作不应当单单局限于书面写作,随着宣传手段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尽可能的掌握一些摄影、摄像的知识与技巧,熟练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这样发现新闻事件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报道图片、录像、电子邮件等灵活便捷的报道方式,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命中率。

四、认真写作,提高新闻价值,是发挥稿件效益的根本保证。

新闻稿件成功与否的标准和尺度,我的理解是,除了稿件本身的新闻价值以外,一要看稿件写得如何,二要看稿件产生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如何。有时候,这三个效益并不一定同时具备。在写稿过程中必须重视三个效益的发挥,注意在稿件质量上下功夫。做法有三点:
  1、做到勤于学习。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善于学习,多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2、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日常工作中我比较注意了解这方面的线索,积极展开采访和写作。3、要学会修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我个人的体会是积极写作,勤于耕耘,不断修改和完善。例如:1999年,我的人物通讯《好班长——韩麦根》在中国黄金报刊登,这是我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深入工人师傅身边,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想法所写的。4、要有研究意识。一是研究报纸。不管工作多忙,我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研究报纸,看报纸近期都刊登什么稿件,哪类稿件上稿多,又开设了什么新栏目,然后根据需要投其所好。例如:20034月,我写的《陕西省委黄金整顿工作组进驻潼关》在中国黄金报头版头条刊登,在当地黄金整顿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宣传作用。二是研究专版。每份报刊往往都有相对固定的栏目,只要按专版或专栏的要求写稿,就容易上稿,采用率就高。三是研究征文。这类稿件写起来相对容易、获奖的几率也大。
  今天,新闻写作已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看到自己撰写的稿件见诸报刊,每当听到别人鼓励的话语的时候,我为我能够为新闻宣传事业服务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以上是我从事新闻写作的一点体会,敬请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斧正。

谢谢大家!

 

 

                         

             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办公室

                   高 

            二00七年十一月六日

 

 

 

 

 

 

 

 

 

 

 

 

 



上一篇:我的一点新闻写作体会 下一篇:召开黄金行业新闻宣传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