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协会首页 > 行业新闻 > 协会动态

华山金矿出路在何方?

发布日期:2007-11-26     作者: 陕西省黄金协会     浏览数:1577    分享到:

 

—参观陕西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后感想

渭南市华山金矿    员寅明

 

十月三十日,我既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又作为一名黄金报通讯员,有幸参加了陕西省黄金行业新闻宣传工作会议,根据会议安排,和与会代表参观了陕西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生态园区。

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陕西马鞍桥生态园矿业有限公司,不就是过去的同行业“马鞍桥金矿”吗?虽过去没有去过,但在省局开行业会时略有耳闻,也是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小企业。他现在能发展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

参观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很快到了陕西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下车后,看到眼前的一切,我顿时惊呆了,这就是原马鞍桥金矿吗?这不是一个公园吗?在参观听取了选矿厂和生态园负责人的现场讲解,以及公司党委书记的企业情况介绍后,才知道陕西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原是马鞍桥金矿,它是从九三年的一个小型县办黄金矿山企业发展成为目前一个以黄金产业为主、生态园区产业为副产业多元化中型矿山企业。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成绩的取得是公司一班人带领全体员工,经过企业的建矿一期、二期工程,企业的改制等十四年来的风风雨雨,辛勤努力,科学决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值得马鞍桥人的骄傲和自豪。他们的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其根本原因,我认为有三条:

一是有一个团结、战斗、卓识远见的领导班子。

实践证明,一个企业的好坏,生死与存亡,关键取决于企业的领导班子。陕西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能发展壮大到今天这样一个成绩,正是他们有一个团结战斗、卓识远见的好班子,好带头人,他们为了企业的“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针对资源匮乏,不能再生的情况,能统一思想,大胆科学决策,在抓好黄金主业的同时,经过二年的奋斗,又在一片沙滩上建起二千多亩绿州——生态区。这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后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有一支高素质、技术过硬、能打胜仗的职工队伍。

一个企业的好坏,除了要有一个好班子外,还要有一支高素质、技术过硬、能打胜仗的职工队伍,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就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在企业创业时和最困难的时候,能理解企业关注企业,为企业分忧解难,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在企业兴旺发达、辉煌的时候,不骄不燥,默默工作,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在企业遭受自然灾害袭击和出现生产事故时,他们能挺身而出,争先恐后,冲锋显阵在生产救灾第一线。不计报酬,忘我工作。

三是,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

他们在十几年企业的发展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制定出了一整套适应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在各个方面,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去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使企业在各个方面的工作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变化。

联系我矿的实际,与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相比,相差太远了,因为我们华山金矿和马鞍桥金矿是同年(93年)建矿,其建矿规模是一样大(50/日),但马鞍桥金矿已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中型企业,在省内乃至全国黄金行业知名度很高,而华山金矿现面临的却是负债累累,资源匮乏,即将破产,大多数职工下岗,自谋出路,只是靠小范围的租赁承包来维持部分留守人员的基本生活。分析原因,我认为:关键是企业在兴盛时期(9899年)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核心是没有一个“好班长”。企业在好的时候,领导班子也专题研究提出,兴办第三产业思路,并也付诸实施,成立了机构,但在没有做市场调研的情况下,盲目决定上了二个项目,开办期间遇到了困难。但关键是没有得到主要领导重视和支持,同时也没有树立坚定的信心把项目再办下去,所以项目随之“泡汤”,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从上述的事情说明,华山金矿的领导班子在当时企业经济效益好的时候,没有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给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作为企业的一名领导,回想起来,实在是感到内心有愧,亏对广大职工。

那么,华山金矿今后怎么办?出路在哪里?我想无非两条:一是要想继续活下去,就必须“破釜沉舟”,尽快地进行企业的改制,“不破不立”只有发动职工、群策群力、吸引资金、找项目,使企业重新恢复生机。争取得到上级同情和支持。二是若上条路行不通,那么只在听天由命,等待的结果只有破产之路。否则别无选择。

上一篇:把学习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 下一篇:四方再次喜获全国安全荣誉称号

返回顶部